1、地摊经济是什么?
地摊经济(street-stall economy),指通过摆地摊的方式,获取收入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市场经济完全自由竞争的结果。19世纪80年代,我国为了“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满足需求,扩大就业”向个体经营户租赁铺面、柜台,允许摆设摊点、走街串巷、流动收货,“地摊经济“开始出现。“地摊经济”不仅能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还巧妙的推动了个体经济及私营经济的发展。
回顾2009年、2011年和2017年3次对地摊经济的管制放宽,可以明显的看出,每一次给予流动摊贩政策空间时,国内失业率在后续均呈现小幅下降。
地摊经济促就业
地摊经济之所以能够长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百姓生活与其的依存性。最受青睐的地摊聚集地大概分布于旅游景区周边和城市居民居住区。据调查,很多地摊经营者认为在从事地摊经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向外地游客传播当地的风土特色。而相应的,游客到达一个地区旅游最爱光顾的也非地摊、夜市莫属。此外,一部分地摊经营者所销售的商品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特色创意品,这样不仅降低了商品的成本,而且又提高了人们的创意性,传承了手工艺文化。因此说,地摊经济实际上也可以被叫做地摊文化,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形式。
2、地摊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虽然各大城市的地摊经济正处于快速复苏阶段,特别是政府在城市内部打造形成很多极具吸引力的夜市供人们休闲游乐,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在政策、技术和管理层面还存在很大亟待提高的空间。
地摊经济和人类共存已久,但到现在为止仍然处于比较低级的形态。由于摊位不固定,经常出现摊主为争夺位置而发生争夺;管理者与摊主之间往往你追我跑,矛盾不断加剧。地摊摊主聚集之处垃圾成山,居民区周围空气、噪音污染严重,居民苦不堪言。可见这样的地摊经营现状虽然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度,但却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步伐是不一致的。
地摊经济对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
地摊经济对城市的影响。地摊经济往往产生于人群比较聚集的地区,例如:居民楼附近、校园附近和旅游景点周边。而且其最主要的活跃时间是傍晚到夜晚时段,不同于有固定摊位的、正规营业的店铺,摆地摊的经营者主要售卖的是一些价格低廉的小商品或小吃。而消费者在这个时段也处于夜晚休闲放松阶段,心理上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爱护环境和秩序的约束,因此,地摊经济势必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这也是与城市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不一致的。此外,小商贩们聚集于道路两侧或楼群周围也经常会造成交通堵塞、噪音扰民等负面影响。
地摊经济给管理部门造成的压力。长久以来地摊经济不断被贴上封杀令,但却生存活跃至今,说明人们对其还是有很大的需求的。但一般来说,地摊经营者多是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其相对应的文化水平也不高。这样一来就给市容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管理时造成了很多的困难。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因沟通不畅而出现的暴力执法或言语冲突,这样一来反而给外地游客带来了当地市民素质低下的印象。
地摊经济对消费者带来的心理影响。由于地摊经营者的进货渠道不受管理部门监管而摊位流动性极大,因此,不诚信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在很多旅游景点的地摊经营者被称为“走商”,游客由于对当地特色产品的不充分了解就很容易上当受骗,从而对该地区人文素质产生负面的认知,这样也是得不偿失的。
3、地摊经济相关政策整理
2020/9/8 北京《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临时占用公共空间开展特色经营活动的有关工作意见》已入驻商圈、特色消费街区、步行街区、商业综合体等区域的合法企业,可以按照政府划定区域,在本商圈、特色消费街区、步行街区、商业综合体自有用地(用地红线)范围、合理规划的经营区域内,可开展餐饮等特色消费活动。
2020/6/3 黑龙江《关于优化城市管理助力经济发展的通知》全面恢复市场摊区。要统筹利用好现有早市、夜市、日市等露天市场摊区,做到应开尽开,并结合当地实际,允许合理延长经营时间,从时间和空间上保障和促进流动商贩经营。
2020/5/28浙江《关于开展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争取通过3年的试点带动,梯度培育创建一批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对涉及夜间经济,尤其是城市管理领域的夜间摊点临时占道、户外广告设置、户外促销活动、临时停车位设置等审批事项,建立夜间营商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
2020/5/27中央文明办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2020/5/21上海《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支持特色小店开展“外摆摊”经营,实施“轻微免罚”制度,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2020/5/12陕西《陕西省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若干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城区临街店铺出店经营,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
2020/5/1南京《做好防疫期间临时外摆摊点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具备外摆条件,且有统一运营管理的特色街区、商业体外广场和开放式公园,可申请临时外摆摊点,但需严格规范经营,该举措可持续到今年国庆长假结束之前。
2020/3/20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
2020/3/14成都《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出台“五允许一坚持”: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开展占道促销、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允许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扩大停放区域、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
2020/7/20重庆《关于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见》夜间经济占城市消费比重逐年提高,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多元、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区域协调发展、商旅文体深度融合的“1+10+N”夜间经济发展格局。其中,“1”指依托“两江四岸”核心区基本建成全市夜间经济核心区;“10”指在“一区两群” 成功创建10个高品质夜间经济示范区;“N”指在各区县均建成夜间经济集聚区。
2020/6/3成都《成都市以新消费为引领提振内需行动方案(2020-2022年)》创新引领能力进一步增强,每年新引进各类品牌首店200家以上,发展特色小店300个以上,建设夜间经济示范点位100个。
2020/6/1浙江《关于开展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以“浙里来消费·美好夜生活”为主题,加强夜间经济整体规划布局、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创新夜间经济业态模式、提升城市综合配套保障水平、优化夜间营商消费环境等。争取通过3年(2020-2022年)时间的试点带动,梯度培育创建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间经济试点城市。
2019/8/27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 “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2019/8/2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鼓励建设24小时书店。到2022年,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2019/8/20 广州 《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到 2022 年,全市夜间经济优质产品和服务显著增加,夜间经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加丰富,以岭南文化为主线,品牌化、国际化、特色化突出的全域夜间经济产业链更加完善。同时,力争形成 13 个全国知名的商圈和一批精品文化项目,全市夜间经济集聚区达到 30 个,夜间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打造国际知名的“广州之夜”品牌。
2019/7/12 北京《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建立夜间经济协调推进机制,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点亮夜间消费场景,策划“点亮夜京城”保消费活动,打造夜间消费“文化 IP”,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引导夜间体育消费新风尚,推出 10 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培育 16 区特色精品夜市等。
2019/4/15 上海 《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编制夜生活集聚区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打造环境友好、放心安全、有工匠精神的“深夜食堂”,将试点放宽夜间外摆位管制。
2018/3/29 西安 《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西安夜游经济“一极两轴五板块多节点”的发展格局。到 2020 年,全市完成五大类别的夜景亮化工程,特色夜游街区达到 30 个,新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00 亿元以上,“夜游西安”成为古都旅游形象的新亮点。
2017/11/6 南京 《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0 年,力争夜间经济试点区域新增经营性收入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 4%左右,将“夜金陵”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夜间经济品牌。
来源: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23-12-27 1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