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是指因各种原因(如:土地征收、拆迁、犯罪等)丧失耕地和家园后仍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失地农民有许多来源,它们一般有土地征收失去耕地,因自然灾害失去耕地,拆迁失去家园,买卖耕地或被强行收回等。
一、失地农民的定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失地农民指丧失耕地并仍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
(2)失地农民的特点:低收入,丧失耕地及相关职业,地位变得更加脆弱。
二、失地农民的来源:
(1)土地征收:耕地征收,是指国家国家领导和行政部门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采取政府统一规划,政府行政管理程序,集中改造,强制性收回社会性神经网络内土地的行为。
(2)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台风,洪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耕地损失。
(3)拆迁:该政策旨在改变城市的空间布局,缩小城市的老旧区域,拆除低效的建筑共进行城市重建,这些被拆除的房屋有可能是失地农民严重聚集的家园。
(4)买卖耕地或被强行收回:失地农民在买卖或抵押耕地时倾向于长期或不当的收费,买方不时会设下陷阱,收收违约金,直接收回耕地,导致失地农民的耕地买卖受欺诈致失地的情况屡有发生。
三、失地农民的影响:
1、影响生活:失地农民因耕地流失而影响家庭收入,易 引发收入不足,生活质量下降的状况,令失地农民无法进行有效的农业生产经营,生活质量进一步降低。
2、影响农业发展:失地农民发达国家特别是发达农业国家,失地农民可能流失表面上仅一小部分耕地,未能被保护和重新利用,造成长期缺少良好耕地、水地,以及肥力,影响投资、技术水平,因此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
3、影响社会和文化:失地农民失去耕地往往意味着家被拆迁,功能被破坏,失去社会安全感和生活的乐趣,失去与故乡的联系,家属孩子可能流失失学、后代继承受影响,乡村文化也可能随之消失,四处流离的失地农民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影响全民。因此,失地农民有可能对社会及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四、失地农民的对策:
1、落实耕地政策:除了强制征地外,应当加强原来的土地质量改善,保护专项礁安置,先给失地农民赔偿,恢复耕地面积;
2、强化补偿政策的实施: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耕地丧失带来的收入变化,政府应当按照规定精准及时放发补偿资金,减轻失...
上一篇:什么是产地检疫?一文解释清楚
来源: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23-12-22 14: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