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政务定义
美国副总统戈尔在1993年性能评价委员会中解释:电子政务是一种精简、高效、清廉和公道的政府运作形式,它致力于使当代信息技术能被充分的运用在政府机构的治理和服务本能中。
香港特别行政区电子政府的网站中将电子政务定义为:借助高效率和以客为本的方法为市民和商界提供相对融和的电子服务。这一定义是在将虚拟政府、网络政府、和电子政府的内涵进行综合的基础上,而对电子政务给予的一种比较客观的阐释,而这一界定也指明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
有学者认为,作为“电子”和“政务”交集的电子政务,相应的概念中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1)电子政务必须基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构建,通信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支持的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
(2)电子政务中政务处理以及政府服务的各项职能上网,是对政府各部门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重塑,把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物作为工具以期为整个社会和公民个体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政府管理的方式,并逐步达到自动化、无纸化的办公状态;而不是旧酒装新壶,按部就班的把传统的政府事务转移到互联网中。
(3)“电子”跟“政务”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政务”是终极目标,而“电子”只是服务于目标的手段、工具,或是载体,运用当中,必须正确处理。
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六五”时期:明确提出要在政府管理中使用计算机,计委、财政部等中央政府部门开始建立数据中心并开始进行电子数据处理。
“七五”时期:完成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等十余个信息系统建设。
“八五”时期:1993年,正式启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起步工程——“三金工程”。
“十五”时期:2001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全国政府网站建设范围延伸到乡镇级;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发布。
“十一五”时期:2006年,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方向、基本路径、基本框架、重点领域进行谋划。
“十三五”时期:2016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印发,电子政务被列入12项优先行动;2017年,国家领导人指出,以推行电子政务等为抓手,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2018年4月,国家领导人指出,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2018年7月,《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3、电子政务产业链
电子政务上游软硬件生产制造行业技术相对成熟,竞争激烈,市场供给充分,随着国产自主可替代计划的推进,电子政务企业对国外提供商的依赖有望降低。中游是电子政务服务商,包括提供硬件等基础设施产品和软件、系统集成、技术服务等,服务于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下游行业主要为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其信息化和安全建设。
4、电子政务和数字政府差异
两者在时代背景、政策语境、技术支撑、功能属性、顶层设计、信息流动、应用领域、应用案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差异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
《【公司研究】久远银海-公司深度报告:医保IT元年开启数字政务正当时-20200106[28页].pdf》
《金桥信息-首次覆盖报告:大力布局智慧法院打开长期成长空间-220106(24页).pdf》
推荐阅读
《联合国:2020电子政务调查报告(356页).pdf》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调查报告:2021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123页).pdf》
《【研报】头豹研究院:2019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研究报告(31页).pdf》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政务外网IPv6演进技术白皮书(2021)(36页).pdf》
上一篇:什么是电荷量?一文讲清
来源: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23-12-21 08: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