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机农业
狭义的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基本上或完全不使用合成肥料、农药和各种添加剂,同时也严格禁止基因工程及其产品。广义上的有机农业指通过使用有机肥料、适当耕作和养殖措施,借此提高土壤长效肥力和耕性的生产系统。有机农业的生产培育对象来源不采用通过基因工程所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合农药、工业化肥、生长调节剂、人工饲料等物质,遵循生物生长的自然节律和生态学原理,有效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资源循环利用,使土地、生物、资源产出之间达到生态的和可持续的循环。
2.有机农业的特点
有机农业的特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建立循环再生的农业生产体系,保持土壤的长期生产力。
(2)把系统内的土壤(富含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看成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应得到人们的同等关心和尊重。
(3)采用土地与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方法进行耕作,按照自然规律从事农业生产,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充分体现农业生产的天然性。
(4)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产品是完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加工成的有机食品。
3.有机农业与绿色农业
绿色生态农业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促进农产品安全(包括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对农产品安全及农业多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生态农业是在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汲取人类农业历史文明成果,严格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把标准化贯穿到农业整个产业链条中,有效地延长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协调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绿色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是绿色生态农业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的理论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理论(强调生产过程资源循环利用,实现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统一)、比较优势理论(生产技术和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促进贸易的利益最大化)和创新理论(通过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形成新型生产力并获取潜在利润)。有机生产是有机农业的具体应用过程,有机农产品是有机农业实践的结果。
以上梳理了有机农业的定义、特点及其与绿色农业的区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本站的行业知识栏目。
本文由@2200 发布于本站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什么是数字农业?有什么优势?
立体农业模式有哪些?构成、功能梳理
农业农村部:2019-2028中国农业展望报告(35页).pdf
来源: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23-12-08 12: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