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划网
企划行业交流平台
随时掌握最新行业资讯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三次改革简介

打印

人民币汇率改革

改革作为一个社会学名词,是指把国家发展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为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实质是对既定制度进行的调整,与革命的含义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只是对现存制度进行改良使之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演变,一直在不断地深化和完善,从改革开放前的严格管控直至形成了目前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和加大由市场来决定汇率的力度。

人民币汇率三次改革

我国经历了1994年汇改、2005年“7·21汇改”和2015年“8·11汇改”。

(1)1994年汇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开端

1994年汇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实现汇率并轨,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随之从原先的5.7跳贬至8.7,并在之后的十年里维持在8.3左右的水平。

第二,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转为实行强制结汇制度,中资企业需要将出口所得外汇悉数到银行进行结汇。

第三,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性的外汇市场。

(2)2005年“7·21汇改”,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向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迈进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改革汇率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是单一盯住美元,人民币汇率从8.27一次性升值2.1%至8.11。

第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参考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但维持汇率0.3%的日浮动区间不变。

第三,为配合汇率制度改革,我国进一步丰富了外汇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主体,包括增加外汇远期和互换业务,扩大外汇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试点范围。

(3)2015年“8·11汇改”,人民币汇率逐步实现双向浮动

汇率制度改革主要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增强汇率浮动的弹性,二是强化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形成机制。2005年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逐步扩大:2007年5月,汇率浮动区间从0.3%小幅扩大至0.5%;2012年4月21日,央行宣布将银行间外汇市场汇率的浮动区间扩大至1%,2014年4月,汇率的日波幅进一步扩大至2%。

与此同行,从2014年开始,我国的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2013年底,美国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美元随之走强,并带动人民币相对于全球其他主要货币有效汇率升值。而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走强的人民币汇率和走弱的实体经济出现矛盾,使得市场对人民币由升值预期转向贬值预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交易价差距大幅走扩。

“8·11汇改”的启动是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在市场对人民币由升值转向贬值预期的状况下,启动汇率改革,下调人民币汇率,是纠正被高估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缓解贬值预期的合理选择。此外,“8·11汇改”重点优化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使得中间价的形成主要由外汇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做市商报价来源更为透明,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央行对汇率中间价的操控空间。同时“8·11汇改”也是促进人民币加入SDR、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助力。

以上梳理了人民币汇改进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本站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人民币汇率变动原因和未来走势分析-220921(17页).pdf

人民币破7的风险有多大?兼论汇率分析的框架-220907(22页).pdf

中国银行:中美政策分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影响(2022)(12页).pdf

上一篇:中国矿泉水行业市场消费现状

下一篇:什么是技术赋权?一文讲清

来源: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23-12-07 13:22:06